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家王朝 > 第78章 不能容忍的事

第78章 不能容忍的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元武道神 风海凌云 草,我不想死啊! 圣罗兰之光 快穿:论万人迷如何拯救反派 穿越成反派炮灰,我被迫征战沙场 全家读我心,我叼奶瓶看你虐渣 太初吞天诀 我被迫挖了邪神的墙脚 献祭99次的我无敌了

三日前,程野送走了巴格达,临行的时候,他将一个木匣子交给对方,巴格达抱着那个沉甸甸的木匣子,心里十分感激,他同样参加了村里的表彰大会,亲眼见证了匣子里的东西,深知其价值,更知道这个匣子代表的意义。

前方的骡马已经缓缓上路,巴格达向程野行了一个中原礼仪,拱拱手,“程医师,你交代的事情在下一定办妥,长路不远送,后会有期。”

程野回礼道:“后会有期。”

有了巴格达这个西地行商的加入,程野相信,数月之后,瓦窑村将进入大生产时代,不过等到所有物料、工匠到齐,怕已经是来年开春之后的事了,所以在此之前,程野打算趁势提高一下全民素质。

这是一个严肃而又严峻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光是瓦窑村,便是整个天下也是如此,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认不得几个字,士子更是一个稀缺资源。

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原地带地大物博,人口较为分散,然而教学资源却极为短缺,优质的师资力量都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州府,即便如此,大半人口依然无法享受这份资源,更何况是其他偏远之地。

同时战争、劳役、赋税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绝大多数庶民根本没有精力将时间放在读书识字上,他们不会为未来打拼什么,能够好好活在当下已经心满意足了,读书是大户人家升华的机会,对于普通大众家庭却不一定承担得起这份累赘。

同样对于封建统治阶层来说,少数精英教育足以满足管理人员的需求,人才的选拔向来对庶民就比较苛刻,至于读不读书,识不识得字并不重要,能够安分守己就足够了,毕竟愚民更好统治。

简单来说,读书郎前期投入很大,却没有那么多的市场需求。

不过程野毕竟是过来人,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以及行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在未来的规划中,程野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同时将提供相当丰富的技术岗位,读书识字也将成为基本要求,这样不光能更好的完成技术革新,同时还能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形成完整的理论留给后人。

所以程野决定办一个学堂,免费提供教育资源,权当是自己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

学堂的事程野与马钧商量了很久,后者十分支持这个提议,不过细致讨论下来,却发现诸多难事,学舍、师资人员、学科都要细细推敲,不过终归是有了大方向,剩下的便是一边实践一边改革。

马钧拿着程野写好的方案,决定再去找张角统筹一番,毕竟学区建设、人员雇佣都是要花钱的,而他们的资金有限。

这边刚刚忙完,斋室那边又有了客人,程野赶过去的时候,阿姊已经在帮忙照料了。

坐在席子上的是一个三十上下的女人,穿着粗麻短衣,神态有些拘谨,瞧着是个典型的农家妇人,此时阿姊正用浸过温水的布擦拭妇人脸上的瘀伤。

见程野进来,阿姊浅浅行礼,那妇人也跟着行了礼,走近了,程野看清妇人脸上的淤青。

眼角、脸颊各有一块儿,上脸颊处较深,没有破损,这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淤血渗致皮下,以至于皮肤呈现大量青肿。

阿姊的处理方式比较妥当,这些淤青显然有一日之久,用温水热敷患处,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淤血消散,但要注意,如果是急性损伤,切忌热敷,这时冷敷才能起到止血止疼的效果,阿姊在这方面判断的很正确。

程野听阿姊介绍,才记起这个妇人是村东头的徐娘,她的话不多,自从程野进门,除了一声问好,大半的情况都是阿姊在帮忙述说,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老实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