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太子:召唤猛将,复我山河! > 七十六、民为重,君为轻!

七十六、民为重,君为轻!(1/2)

目录
好书推荐: 诸天之他我证道 天邪圣尊 指环王中的太阳王 许君世世共韶华 我穿越成了女帝的大反派师父 大唐偕隐 完美执教 我在末日炼僵尸 神的儿女 核末,我的虫群比核污兽多亿点点

听闻疫情迫在眉睫,空气骤然紧张了起来。

侯恂的话音落下,朱慈烺脸色凝重的点点头:“去年秋天咱们京城就爆发了鼠疫,死了数千人,虽然因为气温骤降得到了控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疫情,但病毒尚未完全消失,待天气转暖后定然会卷土重来。

此外,鼠疫起源于山西境内,而闯军一路自山西过境,又招募了许多山西流民加入,因此军中存在瘟疫不可避免。

故此,各部官员必须警惕起来,尽快做好防疫措施,连夜将城外的尸体全部焚烧掩埋,具体事宜就由兵部侍郎诸葛良负责。”

“臣遵旨!”

诸葛亮作揖领命,眼神毅然而决然。

朱慈烺大手一挥,又对侯恂作出了任命:“自即日起,侯恂不再担任兵部侍郎,本宫授予你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之职,领衔满朝文武,主持抗疫之事,绝对不能让北京城出现大疫。”

一跃成为当朝首辅,让侯恂这个白发苍苍、饱经磨难的老臣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至于没有谢恩。

旁边的礼部尚书倪元璐从背后推了他一把,提醒道:“恭喜侯老,太子殿下擢升你为内阁首辅了,还不快快谢恩!”

“啊?”

侯恂闻言不由得涕泪横流,重重的跪倒在地,稽首顿拜:“殿下如此隆恩,老臣何以为报?本以为要老死狱中,谁知道我侯恂还有做当朝首辅的一天,殿下提携之恩,侯恂虽死难报!”

朱慈烺上前扶起身体微微发颤的侯恂,目光扫向刚刚禀报完战况的戚继光,询问道:“具体俘虏了多少人马?可有个大概数目?”

戚继光抱拳道:“尚未清点,估计能有七八千到一万之间。”

朱慈烺捏着下巴沉吟:“按照侯阁老所言,闯军中已经有可能爆发了疫情,这些俘虏如何处置需要慎重考虑呢?”

外城总兵官司马严抱拳道:“这些俘虏数量庞大,如果交给平西伯的人马在野外看押,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叛乱。故此,臣以为不如趁着这些人还没缓过劲来,效仿项羽挖坑埋了。”

司马严说的冷酷而无情,仿佛一台战争机器。

朱慈烺觉得他说的并没有错,吴三桂的兵力只有三万左右,看押近万俘虏压力巨大,稍有不慎给了机会这些俘虏就会发生叛乱,倘若配合闯军内外夹攻的话,对于吴三桂兵团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

朱慈烺从城楼的窗户里向外眺望,只见护城河对岸密密麻麻的俘虏在黑夜里或坐或卧,周围的火光照耀在他们身上,一个个脸上沾满了灰尘,身上血渍斑斑,眼神里闪烁着不安,不知道将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这毕竟是近万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生死现在系于自己一句话,这让朱慈烺心里感到纠结。

自己还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也不能做到冷血无情,一句话坑杀上万俘虏实在太残酷了!

“太子殿下,请下令坑杀这些俘虏,微臣亲自来执行!”

司马严单膝跪地请求,“为了大明,绝不能心慈手软,这坑杀俘虏的罪名就由我司马严来背,我不怕千载骂名!”

旁边的戚继光也轻轻抚摸下颚的短须,一脸为难的道:“既不能让这些俘虏进城,又不能让平西伯看押,还不能释放,看起来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

“太子爷,这可是上万个生命呢!”

在旁边默默陪了朱慈烺一个下午的张星彩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请求:“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穷苦百姓,受到李自成的蛊惑才加入了叛军,为的是能够在这乱世活下去。

他们家里都有父母妻儿,一家人在等着他们回去,他们放下武器就是希望能够获得一条生路……”

张星彩说着话忍不住哽咽起来,“我看里面有个小孩也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他又懂得什么呢?或许是被裹挟到叛军里面去的吧,星彩认为他罪不至死……”

听了张星彩的哭诉,朱慈烺终于做了决定,高声道:“蔡茂何在?”

“臣在!”

刚刚洗了一把脸的蔡瑁急忙从城楼外面迈过门槛入内,抱拳施礼:“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朱慈烺双臂抱在胸前,扫了城楼内的文武官员一圈,朗声道:“这些俘虏几年前都还是我大明的子民,只是因为天灾人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方才沦落为寇,我大明朝廷也有许多愧对百姓之处。

上苍有好生之德,我大明又岂能举起屠刀面对曾经的子民?能饶恕他们还是尽量的给条生路,让他们服罪之后回家耕田种地,与父母妻儿团聚才是上上之策。”

听了朱慈烺发自肺腑的言论,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动容,纷纷颔首赞同。

张星彩感动的热泪盈眶,在心里默默念叨:“朱慈烺好样的,我没有看错你,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不适合你,你将来一定是个仁慈的好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