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灰角 > 第41章 出酒

第41章 出酒(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人间万象:有些人,生存已是竭尽 温先生的独爱偏宠 追风者:重生民国十八年 火影:我的写轮眼能镶嵌无限宝石 我另类?你儿子他还是蛟龙呢! 服了,我一假千金,你泡我干嘛 仙剑情缘之三界动荡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 梦幻西游:秒升109,震惊三界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酒厂

巨大的灶坑里填满了柴禾,熊熊火焰催动着巨大的铁锅,密封做的不是特别严实,不停有地方冒出热气来,杜明手里拿着大麻布,找到一个冒气的位置迅速堵上,用稀泥糊上,直至不再漏气,杜安看着笼屉愣神,偶尔回神就看向伸出来的巨大铜管,铜管通向一个慢慢溢水的巨大容器,滴答声清晰的传到杜安耳朵里,结束发呆,走向冷凝器的后面,大木桶里蓄积了一个桶底的酒液,杜安盯着这个出水口,看着滴答答的水珠继续发呆。

杜明:“东家,好香的酒啊。”

杜安:“前面的酒不能喝,这个桶接的前五斤拿去做下次封窖的底子,记住了,不能喝。”

杜明:“可以问问缘由吗?”

杜安:“咱们用的粮食呢,比较杂,会有一些不好的东西率先冲出来,所以才有掐酒头这个工序,虽然咱们做的已经够细心了,不过呢,不可能做完美,这一次能出几百斤的酒,掐五斤,算是非常非常少了,不过,小心无大错。”

杜明:“出的酒已经连成线了,越来越快呢。”

杜安:“恩,是啊,有点忍不住了,是吧!”

杜明:“是啊,咱这酒香这么浓不知道学堂里的林老夫子能不能闻到。”

杜安:“呵呵,不用管他们,换桶吧。”

杜明:“是。”单手拿过一个空桶接着酒液,另一只手挪出下面的酒桶。

杜安:“拿杯接点尝尝。”

杜明取了一个酒提接了一点酒,递到杜安面前:“东家请!”

杜安:“我嘴里没味道,你尝吧。”

杜明迟疑了一下,不再扭捏,小口酌了一下:“嘶......”

杜安:“再品。”

杜明再酌一口,慢慢适应了一下,自己咂摸一下:“入口火辣,有点窜鼻子,两口下去呢,肚子暖洋洋的,回味略有些涩口,喉头是甜的,慢慢嘴里也是甜的。”

杜安:“入口火辣是因为前面度数太高,后面勾兑过就好了,窜鼻子呢,是因为酒的火气没除,要窖藏一两年才会好转,涩口的问题也需要勾调,喝酒头多多少少会上头的。”

杜明:“琼浆玉液不为过也,说实话,前面做了那么多,真尝到这酒的滋味,才明白东家的才能,蹉跎半生,见过太多自以为是之人,各种花招昏招见识了不少,苦心人天不负,天不负我啊,这才是真正的制酒之术啊。”

杜安:“好了,好了,刚喝了一口就开始话多了?酒劲儿这么大?”

杜明:“额......两口,东家呀,不是卑下话多,我背着洛阳第一酒师的名,干了多少荒唐错事,跟了多少主家,有拿肉酿酒的,有拿石头酿酒的,甚至还有拿冬天的梅花酿酒的,折腾来折腾去,都差强人意,不是说不能喝,终究是不得神韵。”说完将酒提里的剩余全部倒进嘴里,用力吸了几口气“劲气足,回口香,久而绵柔甘甜,滋味丰富,再窖藏三年,去尽火气,世间多一珍品。”

杜安:“呵呵,算不上珍品吧,口粮酒而已,过两天起另一窖,那个是芝麻香,若是成了呢,才是珍品。”

杜明:“芝麻香?那粮食中没有芝麻呀,怎么会有芝麻香?”

杜安:“呵呵,你不觉得这两边用的工艺完全不一样吗?”

杜明:“那边是麻烦点,粮食那样堆着,我都觉得非得坏了不行呢。”

杜安:“堆熟是一个必要的流程,好了,你盯着吧,昨天安排你煮的酒瓶子弄好了吗?”

杜明:“弄好了,开水煮过,倒立在架子上控水,今天应该是干的。木塞子也煮了半天,前两天就晒好了,柳二兄弟送了两车牛皮纸,已经归到了库房那里。”

杜安:“恩,行,今天就辛苦你盯着了,接的酒全部倒进小口酒缸里封存,不要跑太多酒气,全部蒸完,我带你玩点有意思的。”

杜明:“这些酒糟?”

杜安:“一看你就没有好好看书,回去翻翻书吧,酒糟呢,配一些的粮食做二次清。”

杜明有些尴尬的挠挠头:“呵呵,好。”

杜安:“后面用液态法,不用这些的蒸笼出酒,直接倒锅里煮就行,对了,最后这些浑浊的发酵液呢,全部用来做肥料,咱们酒厂西边做点高低池,弄点秸秆,粪便,之类的,做个几个大的腐熟池。”

杜明:“我没做过,高低池是什么?腐熟池又是啥?”

杜安:“高低池呢,就是腐熟池,池子三面高一面低,从高的地方进料,低的那一面用砖石砌好,等坑里的肥料熟透,就从低边出料,不然谁愿意下池子里掏那些臭玩意儿?”

杜明:“肥料可以做什么?”

杜安:“肥地啊,你不种地的吗?”

杜明:“额,没种过。不过我可以学。”

杜安:“学个头啊学,村里有的是种地的,再说了,咱们没多少地,种也轮不到你。对了,我想到点东西,先不跟你聊了,你看着吧,别喝太多,会醉过去的。”

杜明:“好嘞东家,您去忙。”

小院

杜安:“牙夫人,你种过菜吗?”

牙婆:“种过呀,咱们春天种的很多的小菜都是我操持着呢。”

杜安:“冬天种过没?”

牙婆茫然的回答:“没有,天寒地冻的,种下不出苗的。”

杜安:“是这样的,酒厂那边会出很多的酒糟,这些东西发酵三四次之后完全没法吃,只能用来做肥料,我打算弄个暖棚,冬天种点菜,种点蘑菇什么的。”

牙婆:“蘑菇可以种吗?”

杜安:“不可以吗?”

牙婆一下子来了兴趣,盯着杜安说:“怎么种?”

杜安:“先说种菜,只要棚里够热,种子是可以发芽的,到时候我带人育苗,移栽,你安排人照看就行,还有这个蘑菇,更简单,我给你做菌包,这些菌包只要在暖棚里,每天喷点水,就能长出蘑菇来,有人管理完全没问题,主要的难点在我这里,我给你搭暖棚,育苗,你负责找人管理,怎么样,要不要干?”

牙婆:“好啊,只是这棚子怎么会暖的?”

杜安:“我不是说我负责这部分工作嘛,你负责管理就行。”

牙婆:“做,老身没什么可以丢的,新鲜事虽说有些风险,不冒险不会有大收成的。”

杜安:“哪儿来的风险啊?肯定成的,之前没想到,刚才跟小明聊天的时候才发现酒糟没个去处,不如直接肥地,咱们这边都是工坊,没人种地,看你和彩蝶在门口种了点菜,才想到这事的,这种暖棚呢,会上大量的肥料,也就是说,那些良田跟这样的地没法比的,这样的一亩地,亩产的青菜量,万斤打底的。”

牙婆:“万斤?先生莫......”

杜安:“我可没瞎说,你看前面村子里,住的稀稀拉拉的,咱们这,哪个院子里不住个几口人,小小院子,人这么多,不照样活的好好的。”

牙婆:“您不说,还真没注意到,是啊,地方不大,归拢起来,真是几百号人呢。”

杜安:“所以呢,一亩地种出一万多斤菜并不是瞎说,这里牵扯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多数叶菜是撒播的,密度相对较大,长到一半,需要疏苗,这些半大的苗子呢,直接就可以下锅,等于说后面的长成了还是正常的收成,前面的一部分是多出来的,像那些结果的菜呢,幼苗期是在苗圃里生长的,后面半株的时候才会移栽,一块地的使用是经过严谨规划的,不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明白的吧?”

牙婆:“就是说整个冬天都可以这样?”

杜安:“不不,是全年都可以这样,暖棚呢,惊蛰之后就不再用了,作为育苗的苗圃,为春季抢天时做准备,思路是这样的,别人春天的时候撒了菜籽,咱们已经把半尺高的苗子移栽到地里了,率先就能吃到这些菜,如果咱们种的菜足够大规模,就可以拿到市面上捞一笔钱,等市面上的青菜价格正常了呢,咱们就种植稀有的瓜果,你是吃过西瓜的对吧,那东西,咱们可以在春天刚暖不久就能出头茬,秋天很冷的时候还能再出一茬,打一个时间差,孩子们冬天就能吃到丰富的蔬菜水果。”

牙婆:“只是这暖棚?”

杜安:“放心,我会弄好,天凉之前,你会看到棚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