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权谋大明,阉党崛起 > 第37章 双赢之策

第37章 双赢之策(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镇北王世子! 修仙业务太好,将掌门送上不归路 奇异录在民间 星界从万界开始 三界动乱之后羿 重生之血色浪漫 我的修真路为何开挂了? 穿书之男N季总太撩人 二狗,有你我就不怕了 穿越兽世当大厨

刘骥滔滔不绝地叙述着。

城内的乡绅们如何对城外聚集的灾民感到厌恶和忧虑。

甚至愿意出资出粮,坚决驱逐或消灭灾民。

李培恩心中暗自嘲讽,冷笑几声。

他原本以为刘骥,那个曾被沈周领导的常州府晾置多年的人,不至于是个顽固的文官政客。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对方仅仅半天之间,就将这份权力运用得像个典型的明朝官员。

除了刘骥,让李培恩心寒的还有满城的常州府绅士。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这些人宁可出资出粮挑起战乱,也要驱赶难民,却不肯在难民陷入绝境前施以援手,哪怕是一碗稀粥。

此刻,李培恩深深地体会到,这大明从上至下已经腐败至极!

抑制住内心的愤怒,他等待刘骥说完,然后表情平静,语含深意地问:

“刘副使,天亮前我让手下的一名锦衣卫给你传达了一句话。”

“那锦衣卫回来说你当时回答知道了。”

“那么,我想问问刘副使,你还记得那句话是什么吗?”

刘骥不明所以,皱眉思索一会儿,沉声道:

“如果我没记错,李安抚使当时是通过他人转告我‘以民为本’这四个字?”

“没错,确实是‘以民为本’。”李培恩点头确认。

接着,他对王承恩行礼,继续对刘骥说:

“我当时告诉你这四个字,是希望你明白,天下的百姓都是我们大明的子民。”

“城外的难民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

“如果不是昨天常平仓发生火灾,他们绝不会冒险进城抢粮。”

“现在你要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动武,我觉得这恐怕会违背天意啊!”

李培恩说完,转向王承恩:

“当今圣上刚刚登基,如此残害百姓,恐怕会让皇上不悦。”

李培恩的话唤醒了王承恩。之前刘骥提到用兵对付难民时,王承恩并未深入思考后果。

他只是本能地认为这可能是个军事功绩的机会,所以才召来李培恩询问。

但现在,李培恩的话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崇祯皇帝刚刚即位,连年号都还未改!

如果有胆敢屠杀百姓的行为,恐怕会让崇祯皇帝勃然大怒。

看到王承恩也犹豫了,刘骥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困扰的神色。

他原本设想,既然城外的难民已经引起过动乱,称他们是真正的暴民也不为过。

因此,他出兵驱逐难民,是平息叛乱,维护治安。

然而,他的主张必须得到王承恩和李培恩的支持才能实施。

只要这两位不同意,奏章就会详尽地呈递给尊贵的帝王。

刘骥深知,那样他将无法逃避欺君之罪的惩罚。

目前,李培恩已显露出异议,王承恩则犹豫不决。

刘骥面带愁容,开口道:“两位宦官大人内心的挣扎,下官心知肚明。”

“只是现在全城的士绅市民,皆对城外难民心存畏惧。”

“因此,并非我有意要对百姓下手。”

“而是城内民众的情绪如此,我别无选择啊!”

“再者,两位此刻都在城内安居。”

“若那些难民再生事端,二位还能安寝无忧吗?”

李培恩对刘骥的借口毫无兴趣。

他知道,无论刘骥如何巧言令色,

驱使他对付难民的动机只有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龙城上将 吾妻上将军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